為什麼婚姻幸福的人也會外遇?

為什麼我們會外遇?為什麼婚姻幸福的人也會外遇?
人們說起外遇,真正指的是什麼?
是指不正當男女關係、婚外戀、嫖娼約炮、網絡聊天,還是一次色情按摩呢?
為什麼人們認為男人外遇都是出於厭倦和對親密關係的恐懼,而女人外遇則是出於寂寞和對親密關係的渴望呢?
外遇真的意味著一段戀愛關係的終結嗎?
情感理療師Esther Perel曾對數百對情侶進行試驗,
發現有一種簡單的越界行為會輕易奪走情侶之間穩定的關係、堅守的幸福和難得的認同感,那就是外遇。
並且,這種極為普遍的行為很難得到理解。
從多位名人遭遇的外遇事件中,民眾對此抱有的強烈憤慨情緒便是例證之一。
說起婚姻這件事。
過去,結婚是初次嘗試性愛;而現在,結婚則意味著不再和別人做愛。
過去,一夫一妻制是指跟一個人過一輩子,而現在變成了一次只跟一個人。
即使很多人都會說:「我對每段感情都是專一的。」
顯然,如今的一夫一妻制對愛情已經沒有效力了,
最多僅僅是男人依賴著女人的忠誠,好知道生下來的孩子是誰的,
以及離世後誰來繼承家裡的遺產,以避免對方婚內外遇給自己帶來的巨大損失。
如果說在一個經濟型企業中,不忠威脅著企業的經濟安全,而婚姻裡的不忠則威脅的是我們的情感安全。
諷刺的是,過去外遇多半是為了尋找純真的愛情,而現在我們在婚姻中尋找愛情,卻是外遇毀了它。
對於外遇的態度,絕大多數人也都是矛盾的,95%的人認為伴侶對外遇的事說謊是十分錯誤的行為。
但幾乎也有95%的人表示,如果自己外遇的話也一樣會說謊。
什麼是外遇?
一直以來,外遇行為缺少一個普遍認可的定義。
現如今不斷更新變化的網路時代中,外遇的定義在不斷拓展,
色情簡訊、色情書刊悄悄活躍在手機約會軟體上,約炮軟體也是層出不窮。
那麼外遇到底是什麼?
情感理療師Esther Perel認為,外遇主要由三大要素構成:
保密的關係(外遇的核心要素),與對方的情感相融,以及性魅力。
外遇似乎是最容易的事,保密則成了最困難的事,而不忠也就逼出了一種心理壓力。
外遇造成了哪些傷害?
1.我們在潛意識裡都有一個幻想中的理想伴侶,
他可以滿足我們各方面無盡的需求,他可以化身為我們完美的愛人,貼心的朋友,稱職的父母,可靠的知己;
我們也同樣是對方不可或缺、無可替代的那個人。
而對方不忠的行為——這巨大的背叛,粉碎了我們對愛情的美妙幻想:原來我們不是彼此無可替代的那個人。
2.外遇的代價往往是慘痛的,不但包括內心的傷痛,更多的還有外傷——它威脅到了我們的自我認知。
一位經歷了妻子外遇的丈夫說:「我原本以為我很了解我們的生活,了解我們的夫妻關係;
我很了解你,也了解自己,而現在,我對一切都生產了質疑。」
3.外遇造成了信任的毀滅和認同危機。
「我還能重新信任你嗎?」 「我還能再相信任何人嗎?」
人們遭遇伴侶外遇後,往往很容易不由自主地在心裡產生這些揮不去的懷疑,
通常這種認同危機是短時間內難以消除的。
我們無法忽略一個矛盾的事實是,正因為對方是我們的理想伴侶,我們才能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去信賴對方的忠誠。
同時我們也從未如此渴望過偷腥,並不是因為如今的我們有了新的渴望,
而是生活在數字時代讓我們覺得,我們有權追求自己的慾望,因為當今文明宣揚的就是,人人都有幸福的權利。
過去離婚,是因為我們不幸福;如今離婚,是因為我們可以更幸福。
過去離婚是一種恥辱,如今選擇忍辱負重、抱殘守缺,才是新時代的恥辱。
如果可以離婚,為什麼外遇還會發生?
對於外遇最典型的一種假設是,一個人如果外遇了,不是兩人感情出了問題,就一定是對方出了問題。
但外遇現象如此普遍,難道所有的人都有問題嗎?
似乎正確的邏輯是,如果你想要的一切都能在現有感情中得到,就沒必要到別的地方尋求滿足。
可即使你擁有一段美好的感情,但如果激情有保質期呢?
如果真的有些東西是一段美好的感情無法給予的呢?外遇又有何意義?
而如果感情幸福的人都會外遇,那他們又是為了什麼呢?
在外遇人群中,往往絕大部分並不是情場老手,
相反的,他們都是堅守一夫一妻制度的普通人,他們通常都是數十年忠貞如一。
但當有一天他們發現自己在價值觀和行為上出現了衝突,
於是他們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,越過了那條自己原本以為永遠也不會跨越的界限,
這樣又能得到些什麼呢?
不忠是一種背叛,但它也表達出一種渴望和缺失。
外遇核心原因之一:
人們想要藉此找到一種對情感相通、新鮮感、自由度、自主權、性愛強度來彌補自身缺口的希望。
普利亞的婚姻生活很幸福,她深愛她的丈夫,從沒想過要傷害這個男人。
她坦言,自己一直試圖去滿足別人對她的期待:懂事的女兒,賢惠的妻子,稱職的母親,
她努力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每種角色都做到盡善盡美。
而一次颶風席捲後,她愛上了那個將她院子裡的樹移走的樹藝家。
當她看到他的卡車和他身上的紋身,她意識到他是和自己完全相反的兩類人。
似乎被一種不可抑制的魔力驅使著,在47歲的年紀她外遇了,好像從未有過青春期一樣。
在尋求他人的青睞時,我們實際想要的伴侶往往不是我們意識裡以為的青睞類型,
而是我們自己渴望成為的那種人。
外遇核心原因之二:
人們面對生活的缺失和悲哀時,試圖以此重獲活力的渴望和嚮往。
在這個世界裡,我們找到另外一個人的幾率,比找到另外一個自己要容易得多。
有些人外遇後會認為自己由此重獲新生了,
他們的生活中往往發生了極大的創傷性事情,如父母離世,突然離去的摯友,或醫院的癌症通知。
往往死亡和關係的終結常常伴隨不忠的左右,因為它們通常會引發以下問題:
我的生活就這樣了嗎?我還要繼續這樣苟且過完後半輩子嗎?我會不會以後再次遭遇這些可怕的事呢?
也許正是這些問題驅使人們跨越那條界線,把外遇當作救命稻草,以此改變生活死氣沉沉的狀態。
外遇更多的是慾望的驅使,渴望受到關注,渴望得到非凡的感受,渴望自己被重視。
而感情中不可忽略的一個事實是,你無法讓你的愛人一直對你保持渴望,那本質上就是一台慾望機器。
正是因為它的不完美,它的模稜兩可,會讓你一直渴望你無法擁有的東西。
可能你會認為,開放式的戀愛關係中或許不存在外遇的說法。
實際上,就算我們可以自由擁有多個性伴侶,我們仍會被某種禁止的力量誘惑,
即如果我們做了不應該做的事,就感覺像是做了我們一直想做的事。
如何從外遇中走出來?
慾望根深蒂固,背叛也根深蒂固,但都能被治癒。
有些外遇行為像是為原本無力回天的感情敲響警鐘,
還有些外遇行為導致感情毀滅後,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新的可能。
實際上,多數經歷過外遇的伴侶還在一起,並沒有分手。
其中有的「還在一起」只是一種貌合神離、苟延殘喘,
有的則是真正做到了將危機轉化為機會,將此轉變為一次更好地了解彼此、維護關係的機會。
希琳的丈夫外遇了。
原本她強烈要求離婚,但經他再三保證她還是心軟了,於是日子就這樣小心翼翼的過著。
那件事後,她心裡產生了很大的陰影,努力克制自己不想以前的事,也不敢再看他的任何東西。
她覺得只要他好好對自己,時間可以治癒一切。
她知道這是他們婚姻的最後一次機會,
有時她也會提醒他,千萬不要再欺騙她,也不要再和那個女人有任何聯繫,否則他們就真的就結束了。
他一直答應的很好,說永遠都不會再騙她。
直到有一天她再次發現他們從未斷了聯繫,她的底線徹底衝垮了。
她不知道她的婚姻中,除了欺騙還剩下什麼?
她苟延殘喘的努力換不來婚姻的忠誠,她不知道繼續下去還有什麼意義。
還有很多夫妻或情侶仍處於外遇後的陰影中,因為外遇事件會帶來一種秩序的混亂,會引發關於信任和敞開的深層對話。
而這種溝通可能是他們數年內都沒有進行過的。
還有那些可能很久沒有性生活的夫妻或情侶,會突然發現自己對性愛異常的渴求,
他們甚至不知道這種慾望從何而來,他們對失去的恐懼重新激發了內心的慾望。
婚前由於對婚姻的不確定和恐懼,米莉出過軌,對他傷害很深。
但她及時回頭,並用盡一切做情感補償,非常努力地撫平他的傷痛。
她從中反思了很多後,清楚認識到,相愛需要記住三個詞:感恩、知足、珍惜。
她相信有些人是朝三暮四習慣性外遇,但有些人是因為一時失足,
經歷過痛徹心扉的後悔和醍醐灌頂的醒悟,是不會讓自己在同一個問題上跌倒兩次的,
因為那時太痛苦了。
可婚後他也出了軌,米莉感覺很受傷,但他們還是積極地交流了很多次內心的想法。
他說,過了這個坎他再也不會重蹈覆轍,這輩子都不想再犯了,因為這種感覺太難受了。
深深傷害這麼多人,他自己也非常痛苦,只是需要時間斷掉。
他甚至有過想通過和米莉要個孩子來斷他後路的想法。
那麼,當外遇被發現後,有哪些重要建議可供參考?
1. 當感受到外遇的一方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,被外遇的一方因外遇帶來的創傷會開始癒合。
因此,對於外遇的一方,首先要立即停止外遇行為,其次是表達對對方的傷害的愧疚和懊悔。
這一點很基本,也很重要。
外遇的一方如果想堅守住這段感情,那麼在一段時間裡,他要成為情感界線的保衛者。
他對這件事的考量,既要讓對方不再困擾,還要讓她不必每天都想起愛人外遇的事,
這樣才能從本質上重新建立起雙方的信任。
但對於遭到背叛的一方來說,重新建立自尊是十分重要的。
要讓自己置身於和諧安全的環境中,和朋友多待在一起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,
這樣才能重新找回歡樂,找回生活的意義和對自我的認同感。
更重要的一點是,控制住自己鑽研那些不堪細節的好奇心:
你們當時去了哪?你們在哪做愛的?多久一次?對方床上比我表現好嗎?
這些問題只會得你帶來更多的痛苦,讓你夜不能寐。
相比於這些會讓自己痛苦的問題,其實不如問問這些更能對你們的關係有所幫助的問題:
這次外遇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?有什麼事是你和他在一起的時候願意說,願意做的,卻不願在跟我一起完成的?
當你回到家是什麼心情?在你眼中我們的關係如何?就這樣結束了你會開心嗎?
2. 每一次外遇都會重新定義一段感情,每一對情侶對外遇的後果也要自己承擔,負起自己那部分責任。
感情不忠自古就有,以後也不會完全杜絕,愛慾兩難的局面不會被黑白、善惡、受害人和背叛者這樣簡單的答案化解。
感情中的背叛有很多種形式,其實我們對於背叛自己的伴侶也帶著很多情緒,鄙夷、忽視、冷漠、暴力。
生理上的背叛只是其中一種傷害伴侶的方式。
換句話說,被外遇事件傷害的一方,不一定就是婚姻中的受害者。
3. 如果你願意換一種思考角度,外遇也可以有好的結果。
外遇這件事就像患上癌症,有些罹患疾病的人會認為,疾病給他們帶來對生活全新的思考。
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待外遇行為:一方面是傷害和背叛,另一方面是成長和自我發現;
一方面是對你的影響,一方面是對我的意義。
因此,當說到外遇被揭發的情侶們對於之後的關係該如何看待時,我們可以試著用這種角度來思考:
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會有兩三段戀情或婚姻,而有些人希望始終如一地伴隨同一個人,
那麼如果你們第一段婚姻結束了,那你們願意一起重新開始第二段婚姻嗎?
註:本文部分文字選自TED演講《重新認識出軌》。
2024-05-27